時間:2022-11-28來源:互聯網所屬分類:職業素養
魯迅曾說,讀書“必須如蜜蜂一樣,采過許多花,這才能釀出蜜來。倘若叮在一處,所得就非常有限,枯燥了”。公文寫作也是一樣的道理,一篇出彩的公文,同樣離不開對材料的“廣搜”“細選”“活用”。
一、功夫在詩外
巧婦最怕“無米”,寫手最怕“無材”。只有又多又好地占有材料,以“海量”支撐“質量”,才能游刃有余寫出得意之作。
比如,準備一篇全區鄉村振興會議的領導講話稿,要上看中央領導有什么重要講話、重要指示,中央和國家機關有什么部署要求,下看基層有什么亮點經驗、面臨什么困難問題、有什么需求期盼,內看工作是什么進展動態、有哪些措施效果,外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怎么說、其他地區部門怎么干,真正吃透上情、了解下情、知悉內情、掌握外情,努力搜齊“全情”、備足“好料”。
二、材料要精挑細選
材料選得好,公文就成功了一半。要善于用“火眼金睛”精挑細選出最適合的材料,確保緊貼主題、情況精準、內容充實、富有特色。
比如,我們在引用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講話,以及中央相關會議、文件精神時,都是從正式印發的文件或者新華社、《人民日報》等中央主流新聞媒體渠道獲取、核對,做到準確無誤、不出偏差。
三、素材要活用
方法若對,事半功倍。一篇高質量的文稿,從來都不是靠東拆一句、西剪一段堆砌拼湊出來的。材料如果不能活學活用,即使選材再“新鮮”,用料再“高端”,也只是生硬地“嫁接”,缺乏和諧流暢的文氣。
比如,在起草脫貧攻堅理論文章時,我們結合調研掌握的情況,把廣西各地各部門報來的材料進行了系統歸納,形成了貧困戶脫貧“八有一超”、貧困村摘帽“十一有一低于”、貧困縣退出“九有一低于”的脫貧標準,在廣西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發揮了積極作用。
寫作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,而是日積月累的結果,想要寫好公文必須得多練,每天都要練。那么,有沒有什么速成的辦法呢?小編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公文寫作的培訓課程——《妙筆生花-常用公文寫作提升訓練營》。
本課程讓學員練中學,學中練,學會練,學會學;多維度、多層次的提升學員的公文寫作能力,掌握各類公文寫作背后的思維規律,從定位、結構、思想、語言、形式各個層面提升寫作境界,同時,增強學員思維能力,并應用于日常工作中。課程原價3980元的課程,現在只要399元就可以在線上進行學習,馬上來電咨詢吧:
具體課程內容可以參考以下大綱:
課程導入:寫作能力與思維
(一)關于公文寫作能力提升與本課程的邏輯
(二)了解自己與他人的思維功能與模式之一:具體與抽象
(三)對比一個匯報案例的兩種形式
(四)結構性思維的四個特點
一、公文的規范
(一)公文的概念與特點
(二)一圖掌握2012版公文格式規范
(三)公文的行文規則
二、通知的寫作
(一)通知的概念與應用范圍
(二)從一則通知抽象出通知的結構
(三)各種通知的寫作案例與練習
三、請示的寫法
(一)請示的概念與應用范圍
(二)從一則請示抽象出請示的結構
(三)請示的寫作案例與練習
四、函的寫作
(一)函的概念與種類
(二)從不同種類的函抽象出函的結構
五、會議紀要的寫法
(一)會議紀要的概念與應用范圍
(二)從一則紀要抽象出結構
(三)兩種紀要的寫作案例與練習
六、報告的寫法
(一)報告的概念與應用范圍
(二)從一則報告抽象出報告的結構
(三)報告的寫作案例與練習
七、總結的寫法
(一)總結的概念與應用范圍
(二)總結的結構
(三)案例:政府工作報告的邏輯、騰訊報告的邏輯
八、總結與感悟
課程咨詢熱線: